有些時候,小編自認為無論是辦公還是游戲,都屬于眼準手快的職業型選手。但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和身邊的各色人等一衡量,得嘞,干什么都差那么一截子。排除電腦性能,辦公軟件版本等可能造成差異性的應用環境,發現結果是鼠標這個周邊環節出現了問題。

雖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鼠標依舊保持著面世之初的產品形態,看似平淡的配件(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鍵鼠套裝都屬于附贈的行列),若選不好、驅動設置不當,在辦公還是游戲,均會造成極大的拖累。不信?小編就帶你逐條分析哦。
鼠標尺寸與手掌大小
無論是被譽為CS神器的微軟IE 3.0還是歷經幾代依舊風靡的煉獄狂蛇(燈廠Razer出品),評價都是褒貶不一。最最最根本,是大家的自帶屬性:手掌大小決定了它們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大手抓小鼠還是小手用大標,都會加劇使用過程中的疲勞感(稍微嚴重一些就是俗稱鼠標手的腕管綜合征了)。如果不能通過實物感受鼠標與手掌契合度的話,用以下方法在網站上查閱鼠標參數也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首先大家攤開手掌,將大拇指和無名指使勁向外撐開(或伸展),到極限后,拿直尺測量一下指端距離就知道手掌的大小了。18CM以下算是小手、18CM~22CM屬于中號、22CM以上就是熊掌了,對應的鼠標長寬約為:110mm×60mm、120mm×75mm、130mm吃85mm,可浮動的范圍在±3mm間。這樣大家在選擇一款產品時,是否適合你自己就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概念了哦。
DPI調節與應用環境
現在的鼠標都是以高DPI和定位的精準度為主要賣點(尤其是那些游戲鼠標),DPI(Dots Per Inch)是指鼠標內的芯片所能辨識每英寸長度內的點數,如果用800DPI的鼠標在4K顯示器上從屏幕左側滑動到右側,會讓“移動-抬起-回歸原位”反復多次,但要是使4000DPI的鼠標在1080P屏幕上移動,只需輕輕一劃。

簡單點說,DPI設置的越高,鼠標移動的越快、DPI數值較低,定位指示的也就相對精準。DPI只是用來衡量鼠標性能的,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還要根據需求對它進行更為細致的調節。FPS游戲愛好者就不用說了,DPI調成800左右就好,能保證該爆頭的時候爆頭,不會一槍崩天上。但要是即時戰略的玩家,就要把DPI設置在始終的范圍內,滾屏的速度決定了你對全局的把握能力。

在日常辦公領域也是如此,處理Excel或者像小編一樣天天沒事就趴在桌上碼字,DPI還是低一些的好,1080P的顯示器設置在1600~1800間正合適,只是閑著無聊上上網,越快越好嘍。當然這些都不是唯一標準,選個具有DPI快速切換功能的游戲鼠標絕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三鍵式早就OUT了!
有線還是無線
買鼠標是有線連接還是無線傳輸,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爭論不休。這源于當年無線技術的不成熟,但現在無線鼠標的延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絕對不會影響大家的各種操作。但無線鼠標和有線鼠標間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直觀反映在產品重量上。無線產品沒有線纜的電力供給,只能靠內置鋰電池或使用AA(5號)或AAA(7號)電池供電,導致多出來十幾克甚至幾十克的重量,可別小看這增加的部分,長時間使用對手腕、乃至整條胳膊的壓力都是大大滴,只是在固定場所使用鼠標,小編建議盡量有線產品吧,多條線也不會給桌面添加多大的負擔,要是經常外出或對鼠標的依賴性不是很大,無線鼠標也是OK的。

至于鼠標的造型(對稱式還是非對稱式)、外殼材質(類膚質或光面)、功能按鍵的多寡,這些都屬于見仁見智的范疇了,大家根據使用需求進一步縮小范圍,對市面上的產品進行篩選即可,十幾個品牌,幾百種產品總會有一款適合你。
當然,鼠標只是我們操作電腦中的一環,不玩出點花樣來,怎么能加快效率,和他人分出高下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