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高層年會舉行。會上,中國衛通集團公司寬帶衛星系統應用部副總經理毛孝峰透露,中國已經進入寬帶衛星時代,衛星互聯網已經在路上。

2017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京華時報記者 馬春杰 攝
中國進入寬帶衛星時代
毛孝峰透露,目前,中國的互聯網和基礎設施非常強大,但在光纖到村方面,工信部的目標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90%的新農村光纖到村,但其中仍有10%的行政村缺乏光纖連接,同時中國還有更多的自然村沒法連接到光纖網絡里面來。
此外,移動基站中國國土覆蓋率為60%,而中國國土的覆蓋率40%的空間中,還有很多地方是沒有移動網絡的,存在很多空缺,比如航空、海上,還有牧區、沙漠以及高鐵等特殊地區。
在上述背景下,衛星互聯網開始出現雛形。最近五年來,國際的互聯網大咖,包括Facebook、Google等都在構思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中國也在跟進。
今年4月12日,中國衛通發射了中國首顆寬帶衛星,這顆衛星的發射改變了中國通信衛星整個行業的格局,意味著中國進入寬帶衛星的時代。
毛孝峰介紹,基于衛星技術,能夠搭建一個天地一體的網絡。該網絡區別于常見的地面寬帶網絡,可以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連接方式。其各種運用都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實現,這給很多行業、很多企業包括政府部門帶來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衛星互聯網可應用在六大方面
對于衛星互聯網的應用,毛孝峰表示,首先,可以解決農村、牧區、沙漠、海島等特殊地區對寬帶的需求。
按照工信部的統計,中國至少10萬以上的村莊無法進入寬帶。而中國的農村分布,家庭分布比較分散,裝光纖非常困難。但是衛星終端并不存在這些問題,可以非常方便地連接到每個家庭、每個用戶。按照廣電總局的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1億的直播用戶,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
同時,衛星互聯網在農村的教育方面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目前,大概有5萬所農村教學點無法接入網絡,還有很多學校雖然連接了網絡,但網絡質量不穩定,一旦出現故障,維修間隔非常長。而衛星是單點接入,非常快捷方便,并且在全國能實現整個國家的網絡。
第二,大交通的寬帶接入。有了衛星互聯網,可以實現更好的空中、高鐵、船載的互聯體驗。從2016年統計來看,我國民航每天乘客大約有130萬,而每年中國高鐵大概十幾億的運輸量,如此大的客流量都給衛星互聯網的應用帶來了很好的想象空間。
第三,臨時應用。對一些互聯網企業來講,像視頻直播,當用4G網的卡,衛星可以給出更好的專用帶寬。
第四,可以做政府和企業專網。比如有企業要在農村做應用和實體網絡,衛星是最好的選擇。
第五,給電信企業做基站互聯。雖然很多基站都是用光纖來連接的,但是有不少基站所處的位置無法用光纖連接,或者光纖的成本異常高,那么,衛星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第六,萬物互聯。即為中國的物聯網產業提供重要的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