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黑客入侵好萊塢已不是新聞,最新的受害者是HBO,遭到泄密的作品包括正在熱播的《權力的游戲》第七季等。事實上,自從黑客事件屢屢上演之后,好萊塢電影公司已經做足了各種保護措施,但還是有點防不勝防的感覺。不過,在好萊塢導演之中,如果說有誰“中招”的可能性最低,克里斯托弗·諾蘭相信是排在前列的,因為諾蘭的保密工作向來做得很好,這在好萊塢業界乃至影迷之中是出了名的。
《敦刻爾克》是如何做到守口如瓶的?
對于克里斯托弗·諾蘭,外界最為認同的說法恐怕是“諾蘭出品,必屬精品”,諾蘭也正是用作品一次次證實這個說法的正確性。然而,大家對于諾蘭作品的問世流程恐怕也是很熟悉的,當諾蘭最初公布要拍的下一部作品的時候,外界對于這部作品的了解就只有上映日期,譬如正在北美熱映、9月1日才在中國內地上映的《敦刻爾克》。
兩年前當諾蘭敲定開拍的時候,唯一對外公布的消息就是2017年7月21日的北美上映日期,在之后的近一年多時間內,有關《敦刻爾克》的拍攝和制作消息都近乎無聲無息,直到進入上映前幾個月的宣傳期,諾蘭才慢慢放出一些必要但相當有節制的消息,要想一窺《敦刻爾克》的全貌,唯有走進影院。那諾蘭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敦刻爾克》的保密工作究竟是怎么做的?
600人團隊
僅20人左右能閱讀劇本
英國《衛報》對于諾蘭的成功曾有這樣的評價:“在信息時代,無法被復制和粘貼的東西的價值水漲船高——比如秘密、原創點子、曲折的情節,以及攝影圖像的完整性。”可以這樣說,諾蘭的所有電影從開拍之初都只存在于他的腦海里,《敦刻爾克》也不例外,這也就意味著《敦刻爾克》的劇本是保密工作的第一環,有超過600人的團隊為《敦刻爾克》工作,但只有約20人能夠閱讀到整個劇本,其中包括攝影指導、藝術指導、第一助理導演和道具管理員。
諾蘭對劇本的嚴格保密也讓團隊里的人必須改變以往的工作習慣,藝術指導斯特凡·克里山德是在影片開拍前6個星期,才被允許接觸劇本,而且只能閱讀一次,“這跟我以前工作過的劇組真的非常不同,以往我總是第一時間就能拿到劇本。”斯特凡·克里山德之前跟不少大牌導演或是大熱系列電影合作過,如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饑餓游戲》系列、奧斯卡最佳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雨果》,甚至驚悚電影《驚天魔盜團》,他都無一例外提前接觸到了劇本。不過,斯特凡·克里山德也表示,在沒有拿到《敦刻爾克》的劇本的前提下工作,并不比那些第一時間拿到劇本的電影更有挑戰性,“這并不艱難,只是換一種不同的工作方式而已,當然你也必須習慣另外拍電影的方式”。
那斯特凡·克里山德如何做到諾蘭想要的電影風格呢?斯特凡·克里山德表示:“那就是必須信任與你工作的每一個人,像藝術設計師和美術設計師等等。”對于有機會接觸到劇本的斯特凡·克里山德來說,他表示既幸運又有壓力,“當你讀到劇本后,一方面會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另一方面也會意識到,要跟自己部門的工作人員解釋你所讀到的東西,所以又要努力不忘記任何東西”。這樣一來,諾蘭對劇本的保密要求能夠傳達給團隊的每一個人。
影像與相片都被嚴格控制
在諾蘭的劇組里,劇本保密僅僅只是第一步,諾蘭對任何涉及到影片泄密的環節都是做得密不透風。在《敦刻爾克》長達幾個月的拍攝時間里,沒有任何有關于影片的影像或是圖片被提前曝光。要知道,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今天,對于偶遇者或是有心的拍攝者而言,要想做到完全保密都是難度相當大的事情,但諾蘭的《敦刻爾克》就做到了滴水不漏。
在《敦刻爾克》的劇組,除了諾蘭之外,幾乎沒有人能看到拍攝的影像,所有影像都由一個無線傳播器傳到只有諾蘭能觀看的地方。布景師奧克塔維奧·塔皮亞表示:“那看起來像個上世紀80年代的收音機,通常當你在一個像《敦刻爾克》這么大的劇組工作的時候,你會見到很多的影像監視器,而且能看到拍攝出來的成像,但在《敦刻爾克》劇組是看不到這樣的情景。”奧克塔維奧·塔皮亞也是在影片開拍前一個月才見到劇本。
不令人意外的是,在《敦刻爾克》的劇組也是不允許隨便拍攝的,在整個劇組中,奧克塔維奧·塔皮亞和場記史蒂夫·格爾克是僅有的兩個被允許在劇組拍照的工作人員。曾經有一個服裝部門的工作人員,差點因為拍了一張士兵服裝的照片而被解雇,奧克塔維奧·塔皮亞說:“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