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前三問,概括的說就是。
自己拍的《手機》并沒有影射崔永元,電影里的主角嚴守一就是一個虛擬角色,崔永元的行為就是一種碰瓷,他根本沒有底氣去法院起訴,簡直狂妄的沒有邊。

事實上,馮導的這個邏輯是非常有問題的。
崔永元之所以這15年來不起訴,不是因為他底氣不足。
而是因為你們是強勢群體,他寄希望于你們知錯就改,不要再惡意影射,破壞他的平靜生活。
而劉震云卻出爾反爾,口口聲聲新片名叫《朋友圈》,一眨眼功夫《手機2》就已經殺青了,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欺騙和背叛。
假如崔永元如果真的去告馮小剛,那么從法律的角度上來說,勝訴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2016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對霍建華網絡名譽侵權案作出了一審判決,支持了霍的侵權訴求,要求被告網易、網民焦某承擔賠償、消除影響等侵權責任。
整件事情的起因是網易公司下屬欄目刊載了H姓男星在橫店桃色新聞的文章,此后焦某在微博點名霍建華并全文轉載網易文章。
雖然網易從來沒有提到H姓男星是霍建華,也在法庭上例舉了文章內容與霍建華情況不匹配的證據,文章描述的是虛擬人物。
但法院依舊判定侵權處理,判決書中寫道:
畢竟社會屬性的人是諸多社會關系的總和。在暗指的情況下,提供的個人要素特征越多,同時滿足這些要素總和的人就越少,甚至可能達到唯一的程度,那么,就越容易鎖定并識別特定個人。
即使未達到唯一的程度,但是,如果同時滿足這些要素總和的人是如此之少,而某特定個人在其中的名氣或其他個性特征是如此之顯著,以至于一般合理之人在依據這些要素總和進行判斷時,很大程度上會合理地將該指向信息與該顯著之人直接或高度對應,那么,就可以判定這些信息指向了該顯著之人。
即如果有足夠特征證明,作品影射的人是某個顯著的人,侵權就成立,并不需要所有條件全部滿足。
早在2004年,網友就總結了《手機》影射崔永元的證據。

馮導要想洗清自己,必須得解釋,滿足以上條件的國家級言語類主持人,非常的多。
最近的還有伊利“誹謗案”,某公眾號主寫小說《出烏蘭記》被指影射伊利集團,而被呼市警方從北京帶走,罪名是涉嫌尋釁滋事、誹謗罪。
更何況,如果馮導影射的不是崔永元,那么在崔永元遭到全民質疑和誤解的時候,他為什么不站出來澄清。
但今日馮導的公關文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崔永元當年根本不是一個私德敗壞的主持人。
然而馮導有一句話卻徹底把自己給暴露了,那就是。
“嚴守一不告密,不恐嚇別人,做人有底線,你有嗎?”
如果馮導把崔永元的行為定義為告密加恐嚇。
那意思是,陰陽合同、偷稅漏稅的事沒得跑了?
對不起,檢舉揭發巨額犯罪不叫“告密”,公布相關事實依據督促相關涉案者自首不叫“恐嚇”。
當邊疆戰士為了保家衛國而被凍傷截肢。
當中學教師兢兢業業在講臺上默默耕耘,卻總是被誣告。
當醫生挽救無數生命卻總是被患者毆打。
當科研人士,拿著微薄的收入,埋頭在實驗室苦干,期待研制出新藥造福大眾,最終卻猝死在實驗室。
他們所有這些平凡的英雄都在依法納稅。
而你們娛樂圈大佬贏得掌聲、贏得權力、贏得金錢、贏得一切,卻想著方法的逃稅漏稅,甚至涉嫌洗錢。
你們這才叫“做人無底線”。
馮導的第二條指控,是說崔永元個人品行不佳,我就更加無語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屁股也不干凈,你攻擊我,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小貪罵大貪”。
馮導在《老炮兒》里有一句經典臺詞。
“一碼歸一碼!”
即便一方有錯,也必須懲罰另外一方所做的惡。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對崔永元的人格否定,并不能洗清自己的黑點。即便他十惡不赦,他也有舉報你的權利。
更何況,即便情況屬實,他做的惡比起他所舉報的黑幕來說,真可謂小巫見大巫。
馮小剛的第三條指控,是指責崔永元抹黑整個中國電影界,儼然把自己代表了整個中國電影界。
這是不成立的。
小崔不僅絲毫沒有攻擊過《手機》主演葛優,還特別澄清了陳道明與天價合同無關。
小崔更是多次為姜文的電影站臺。
在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即將上映之時,小崔認為自己就是電影的主角原型。
“《邪不壓正》的主角原型就是我!一個男人為報15年之大仇在房頂亂跑,終于讓利益集團遭滅頂之災。彭于晏演我,帥!”

“邪不壓正”這四個字,也是崔永元對馮小剛利益集團的回應。
至于馮導所說的,明星為公益慈善做出了巨大貢獻。
香港有個叫古天樂的演員捐了99所學校呢,許多明星做公益從來都只字不提,人家可沒有偷稅漏稅幾千萬,真心慈善的人是不會拿這種行為來為自己洗清污點。
難道說,壞事做多的人,都要做點好事來平衡下心理嗎?
關于馮導指控崔永元害的股民賠錢,害的華誼兄弟的資產大幅縮水。

這種邏輯叫“出問題不去解決問題,反倒把責任賴給發現問題的人。”
一束光照進了黑暗的塔里,于是這束光就有了罪。
害得股民蒙受損失的,是因為你們卷入偷稅漏稅的丑聞,因為你們不擇手段地去傷害別人,引發大眾的集體不信任,這鍋該你們自己背。
如果電影界的輝煌,是建立在違法犯罪之上,那我們寧可不要這個畸形的電影行業。
最后馮導得意的炫耀,《手機2》已經成功殺青,還特地在文章最后提到了“有一說一”,不忘記再次在崔永元傷口撒鹽。

也許真就如馮導所說,經過這么一鬧,使得《手機2》的宣傳愈發猛烈,不少人都表態,自己對《手機2》越來越期待了。

馮導這份得意洋洋是有自信的,這場戰斗他勝利了。
可以預見,他的《手機2》依舊會再次大火,他會再次賺的盆滿缽滿,而下一次不會再有崔永元這樣的人敢和他正面對抗。
畢竟在這個“娛樂至上”的社會里,他口中的“垃圾觀眾”是很健忘的。
但對不起,我們真的不是垃圾觀眾。
我們期望這個世界能變得更好,我們期望用自己微薄的努力改變眼前遍地的不合理,我們期望用自己的雙手保護弱者,讓他們不要再感受到無邊的黑暗、恐懼、羞辱還有惡心。

大宋提刑官里刁光斗怒罵宋慈:“別說你一個宋慈了,就是十個八個也不能把這個渾濁的世道變得天朗水清。就是因為這天底下,像我這樣的官太多太多,而像你這樣的死心眼又太少太少。”
是的,這個世界不總是"邪不壓正”的,大部分時候是“正壓不住邪”!
畢竟正義一方需要光明磊落,而邪惡不需要。
但我相信"邪”只是暫時是猖狂,最終會走到盡頭.
因為我們就算是小人物,我們改變不了社會,我們也能改變自己。
我們會騰出時間,關注那位捐獻了80%的財產,留下了200多所學校的田家炳博士。
點贊類似《我不是藥神》這樣聚焦于國民問題的電影。
哲學家康德曾說:“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寧可卑微如塵土,不愿扭曲如蛆蟲”,我們的堅守就是我們最強大的力量。哪怕只有一份光,我們也會發兩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