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液氮冰激凌在網上很火。但FDA認為,現制、現售、現吃的液氮食品可能導致“嚴重受傷”,這種風險是低溫導致的,所以建議消費者避免這類食品。
2、 雖然“液氮冰激凌”可能帶來傷害,但氮氣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劑。它可以在食品中隨便使用,也不存在“超標”的問題。所以不用談氮色變,只是在使用液氮時要非常注意,避免因溫度過低受到傷害。
查證者:云無心 | 食品工程博士
前段時間,許多媒體報道了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一名5歲的小女孩在食用液氮冰激凌時,不慎將紙碗中的液氮倒在了腹部,引發腹部皮膚凍傷,極有可能會留下疤痕。
這種液氮冰激凌不僅在中國走紅,在日本、美國也是“網紅食品”。它有一個很炫酷的名字叫做“龍之息”,許多人紛紛曬出吃它時從鼻腔口腔冒出白色“煙霧”的照片或者視頻。
不過,8月30日,美國FDA發布了一份公告,明確建議消費者“避免”此類產品。
一、液氮冰激凌是怎么回事?
常規冰激凌制作的最后一步,是把預處理好的原料邊降溫邊攪拌,在冷凍的同時引入空氣在內部形成大量氣泡。而液氮冰激凌則是在原料中倒入液氮進行混合,液氮的溫度是-196 °C,會讓冰激凌原料迅速降溫。同時,液氮蒸發成為氣體,會有相當一部分在冰激凌內部形成氣泡。
也就是說,通過與液氮混合,冰激凌原料實現了冷卻和形成氣泡兩個過程。同時,液氮揮發的時候,會迅速降低周圍的空氣溫度,使得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為“霧”,就產生了“煙霧繚繞”的效果。
二、美國FDA為什么對現制液氮食品說“不”?
“正常”情況下,用液氮加工的食品不至于傷人。液氮倒出來之后會迅速氣化,所以液氮冰激凌中的液氮會很快消失。如果只是周圍有“煙霧”,并不會造成傷害。在分子料理中,液氮處理被大量使用,通常也不會對顧客造成損傷。
但事情總有意外。
美國FDA的通報指出,在現制現售的液氮食品中,有時候食品或者飲料中還殘留著一些液氮,而消費者就迫不及待地吃進了嘴里。這些液氮就導致“嚴重、有時候甚至是致命的傷害”。
FDA的通告還指出,還有過“吸入剛剛加入食物的液氮揮發的氣體導致呼吸困難”的報道。
此外,即便是液氮已經完全蒸發,也有人因食物的溫度過低而受到傷害。
所以,FDA認為這些現制、現售、現吃的液氮食品可能導致“嚴重受傷”,所以建議消費者避免這類食品。
三、“液氮冰激凌”可能帶來傷害,但氮氣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劑
液氮會帶來“食品安全風險”,這種風險是低溫導致的。
實際上,氮本身無毒無害——畢竟,我們周圍的空氣中78%都是氮氣。而液氮,只是把空氣降溫加壓液化并去掉了氧氣而已。
在食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中,氮氣是一種“可在各類食品加工中使用,殘留量不需限定”的加工助劑。這就意味著,它可以在食品中隨便使用,也不存在“超標”的問題。
現在食品工業中,氮氣通常用作“包裝填充氣體”,常見的用途有三類:
一是薯片等食品的“充氮包裝”。這些食品很酥脆,在搬動和運輸中很很容易因為擠壓碰撞而破碎。沖入氮氣把袋子“鼓起來”,也就不會擠壓碰撞到薯片了。
二是在一些容易氧化的食品中沖入氮氣,“排掉”空氣。去掉氧氣能夠抑制需氧細菌的生長,也能夠抑制食品中油脂、多酚等不穩定成分的氧化,從而有助于延長保質期。
三是在易拉罐和塑料瓶包裝的飲料中充入氮氣。在瓶中灌注飲料之后,可以加入一滴液氮進行封蓋。液氮會發成氣體,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助于防腐和抗氧化之外,產生的壓力也能保證瓶子處于“飽滿”的狀態而不容易變形。
總結一下,氮氣是合法的加工助劑,只是在使用液氮時要非常注意,避免因溫度過低受到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