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信息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特別是2015年以來,每年發生的工業信息安全事件都接近300起。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尹麗波表示,近年來工業信息安全方面“漏洞”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其中近六成屬于高危漏洞,廣泛分布在能源、制造、商業設施、水務市政等重點領域,對重要工業控制系統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工業控制系統和設備大量暴露在互聯網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工業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脅和軟肋。其中,我國暴露在互聯網上工業控制系統數量增幅尤其明顯,增速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據工信部近期發布的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分析,今年一季度,我國境內新增工控安全漏洞112個,相比上一個季度增長約50%,連接互聯網的工控系統及設備的漏洞數量增長明顯;今年二季度,來源于境外的、針對我國境內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網絡攻擊事件共有656起,我國境內感染工業互聯網智能設備惡意程序的受控IP地址共有52.7萬余個,涉及在中國廣泛應用的工控系統產品,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成為網絡威脅的新目標。產業支撐力不足致安全漏洞頻現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物,是實現生產制造領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的關鍵支撐,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將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比如,安全管理和標準體系不健全;企業意識淡薄,安全防護能力不足;科研投入少,國家級技術手段缺失;在工業互聯網安全領域缺乏體系化、針對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產業生態尚未形成,難以滿足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安全需求。
工業互聯網數據種類和保護需求多樣,數據流動方向和路徑復雜,設計、生產、操控等各類數據分布在云平臺、用戶端、生產端等多種設施上,僅依托單點、離散的數據保護措施難以有效保護工業互聯網中流動的工業數據安全。工業互聯網承載著事關企業生產、社會經濟命脈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工業數據,一旦被竊取、篡改或流動至境外,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加快構建創新體系,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生態鏈成當下要義。
安全保障之“道”不容忽視
當前,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融合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動力,引發了新的產業變革,催生了新的生產方式。作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工業互聯網逐漸成為全球產業布局的新方向 雖然當下國家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體系,很多企業也有了更多的機會實現彎道超車,但由于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總體發展水平仍然不高,且產業的支撐能力不足以及系列安全隱患問題突出,國內的工業互聯網發展仍面臨巨大的安全挑戰。
因此,工業互聯網安全可控問題不容小覷,保障體系亟待加強。
一方面,建立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相關政策法規建設,明確各主體安全責任和監督檢查、風險評估、數據保護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標準體系,推動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等重點領域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
另一方面,要著力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能力,推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工業互聯網安全實驗室,重點突破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安全等核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