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SSD的流行和容量升級,最大的功臣應該就是那些價格實惠的產品,在這些產品里,有個屬性總是悄咪咪的不告訴大家,那就是緩存。其實這些SSD里,很多是沒有緩存的。而在大家選購機械硬盤的時候,參數表中位居轉速之后的也總是緩存。這個緩存,它到底有什么用?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事兒吧。

● 硬盤緩存的作用
“緩存”是為了平衡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之間的速度差異而存在的。因為內存中的數據要寫入機械硬盤保存,由于機械硬盤比內存要慢許多,就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任務,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寫入超級慢。

要解決這種速度上的差異,就需要在之間設置一個“緩沖區”來暫存數據,這就是硬盤緩存的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見得緩存越大性能就越好,還有個用不用得了的問題,傳輸持續讀寫速度在150MB/s左右、不超過1TB容量的舊型號機械硬盤,其實64MB緩存就足夠了,128MB顯然有些浪費,只是吸引用戶的手段。

● SSD的緩存
相比機械硬盤,SSD速度要高不少,但是比內存還是慢得多。那為什么會出現無緩存設計呢?這很簡單,就是為了省錢。更高速的SSD可以充分使用更大容量的緩存,1TB SSD配1GB緩存很正常,省去了這塊的成本,在同容量競爭中就能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現在的無緩存SSD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借用內存空間做SSD的數據緩沖,即HMB,還有一種更有趣,是把一部分TLC、QLC存儲空間模擬成容量小,但速度快的SLC空間,當作存儲緩存。

了解了硬盤緩存之后,小伙伴們挑選和使用硬盤也就可以更有譜了,對機械硬盤來說,小緩存產品不能指望速度足夠,那做個文件存儲盤好了。對無緩存SSD呢?使用HMB方式的要配合大內存使用,模擬緩存的就不能裝滿了,才能讓它留出空間做緩存,這樣它們速度表現就不會比有緩存SSD差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