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CPU的差別是越來越小了,要說頻率,很多筆記本CPU也能輕松突破4GHz了;要說多核多線程,同等級下很多筆記本CPU還更強一些,那為啥在高端應用里,筆記本電腦還是有點使不上力的感覺呢?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事兒吧。

要看性能差在哪兒,咱們先找兩款類似的CPU來對比下,就選酷睿i5-9300H和酷睿i5-9400吧。一看名字和數字編號就知道,這兩款產品分別對應性能級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而且等級很接近。實際上看看規(guī)格,它們的最高睿頻、緩存一類的配置也是差不多的。

為了避免兩個平臺上的其他配件差異造成干擾,咱們選取兩個其他配件影響不到的測試軟件,分別測試它們的性能。

兩個處理器的基礎頻率,也就是多核的最佳運行頻率差距很大,不過筆記本CPU有更多的線程,所以彌補了一些差距,這個結果還可以接受。至于單核性能的差別,那可不是頻率的鍋,畢竟兩者的最高睿頻(通常就是單核最高頻率)是一樣的。那咱們看看兩塊CPU在單核測試中的實際頻率是什么樣的把。

因為受到TDP和筆記本電腦實際散熱能力的限制,要維持正常運行溫度,筆記本CPU的最高睿頻設計指標是維持很短時間,能應付一下偶爾的需求就行。所以在單核性能測試,筆記本CPU上大部分時間不是以最高或接近最高睿頻的頻率工作的,當然性能也就比保持高頻率的臺式機差一些了。

放到實際應用中,兩款處理器的表現(xiàn)大概就是這樣的:在一些需要多線程工作的應用中,筆記本電腦絕對可以應付,但實際速度肯定比臺式機差不少;而日常應用只需要用到一兩個核心、線程,而且只是偶爾需要很短時間的高速處理,那么筆記本電腦的睿頻也差不多能應付,所以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的用起來確實感覺差不多。

游戲也用不到很多線程,但是對頻率更敏感。現(xiàn)在的筆記本CPU雖然也可以達到很高頻率,但是持續(xù)高頻運行容易溫度過高而降頻(顯卡其實也一樣),造成游戲速度突然變慢,幀速不穩(wěn)定。所以喜歡高端游戲的小伙伴,小編還是建議首選臺式機,如果必須選游戲本的話,首先要關注的就是散熱散熱散熱……,不然再好的配置也發(fā)揮不出來。至于外觀、輕薄啥的都只是浮云,在散熱足夠好的情況下再考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