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伙伴們在選購散熱器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它們幾乎都配備了熱管,這是因為熱管的導熱效率比純金屬好得多,更適合托起越來越大的散熱片,給內存和供電模塊讓出空間。那么問題來了,熱管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小伙伴大概會覺著當然啦。其實這可不一定哦,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熱管那點事兒吧。

首先咱們得了解熱管導熱的原理,它主要的導熱能力是依靠管子里的少量液體,這些液體受熱會沿著管壁向冷端(鰭片)跑,就快速傳導了熱量。這里要注意液體從冷端到熱端的過程是沿著管壁走的,所以熱管直徑越大,管壁面積越大,液體流動就越多、越快。

因為熱管里的液體常常需要從低處向高處移動,而且要沿著管壁行動,這顯然是比較難、比較慢的。所以熱管的內壁會有一些幫助液體快速“爬行”的結構,也就是類似于毛巾吸水的效應,其中粉狀內壁效果最好,開槽或網狀稍差一點。

另外還要注意熱管在吸放熱兩端的能力,其實就是和吸熱底座、散熱鰭片的結合。在吸熱部分咱們常見的就是熱管鑲嵌在底座中或者底面直接接觸兩種方式,我們可以觀察結合縫隙,熱管不僅要和底面結合緊密,底面直接接觸設計還應該修整得足夠平整,才能更緊密地接觸處理器頂蓋。

熱管和鰭片和接觸部分咱們很難直接看到,可以試著輕輕搖晃,不應該出現熱管脫離鰭片晃動的情況,實際使用中還可以輕觸熱管間斷和鰭片,不應該出現熱管比鰭片熱很多的情況。這里要注意,如果熱管穿出位置旁邊有小孔的話,并不是貼合不緊密,而是回流焊工藝的特征,其實是很好的貼合方式。

很明顯,對散熱器來說,一根大直徑、粉狀燒結工藝、貼合良好的熱管,效果可能比一根半、兩根做工一般的小直徑熱管更好,反過來,少而高效的熱管配置也能讓散熱器重量更輕、體積更小,甚至可能價格更便宜。那么,小伙伴們選擇散熱器的時候,當然也就不要再數熱管數量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