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ABC輸入法(又稱標準輸入法)是中文Windows3.2和Windows95/98中自帶的一種漢字輸入方法,由北京大學的朱守濤先生發明。它簡單易學、快速靈活,受到用戶的青睞。
本人是個網蟲,卻也是個菜鳥,在上網過程中總是聽朋友智能abc在漢字輸入上過于慢,可是本人卻不這么認為。
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學習,我認為,每一種輸入法都有其一定的優點和弊端:拼音輸入法注重音而忽略了筆型的重要性,造成大量的重碼;而筆型輸入法在注重筆型的是卻沒有很好的和筆型結合,結果^_^有時候看到想寫的字卻不知道怎么寫(據說筆型輸入法學起來也很難)。所以我個人認為,輸入法因人而異,不應該有所拘泥。
我就個人在智能abc輸入法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羅列如下:
一,簡拼輸入與混拼輸入相結合
簡拼的規則為取各個音節的第一個字母輸入。對于包含zh、ch、sh(知、吃、詩)的音節,也可以取前兩個字母組成。混拼輸入是兩個音節以上的拼音碼,有的音節全拼,有的音節簡拼。
例如:詞匯“戰爭”,全拼碼為“zhanzheng”,簡拼碼為zhzh”或“zhz”、“zzh”、“zz”,混拼碼為“zhanzh”或“zzheng”等。
在簡拼和混拼時,隔音符號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例如,“西寧”的混拼碼應該為“xin'n”,如果寫成“Xin”則不正確,它是“新”的拼音碼。
二、v—中文輸入過程中的英文輸入
1.輸入中文文章時,最怕其中有英文單詞,如果是一段文章也就算了,一個一個的單詞最麻煩。實際上,你完全可以不必切換到英文方式。鍵入“v”作為標志符,后面跟隨要輸入的英文,按空格鍵即可,英文字母就會出現,“v”本身并不會出現。
2.例如:在輸入過程中希望輸入英文“sun”則只要輸入:“vsun”,再按空格鍵即可。
3.在這種方法中,直接輸入大寫字母無效,如果輸入“vSun”(此時的S用[Shift]+[s]鍵來控制),則還是顯示sun,此處大概又是一個“BUG”。建議先不要管英文字母的大小寫,到最后全部輸入完后,再用Word自帶的更改大小寫即可(在“格式”菜單中的“更改大小寫”選項)。這個方法適合單個英文較多時用。也可以先用[Caps Lock]鍵控制輸入“S”,再輸入“vun”,則顯示Sun,這個方法適合英文字母較少時用。
三、i、I—中文數字的簡化輸入法
1.智能ABC提供阿拉伯數字和中文大小寫數字的轉換能力:
“i”為輸入小寫中文數字的前導字符。
“I”為輸入大寫中文數字的前導字符(注意此時的I用[Shift]+[I]鍵來控制)。
2.方法:
輸入“i1”,按空格(或回車鍵),將顯示“一”;依次類推輸入“i2000”,按空格,將顯示“二○○○”;我已經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輸入二○○○,往往輸成二000,記住這個方法將十分有用。
輸入“I1”,按空格(或回車鍵),將顯示“壹”;依次類推“I2000”,按空格,將顯示“貳零零零”。
3.對一些常用量詞也可簡化輸入,輸入“ig”,按空格(或回車鍵),將顯示“個”;系統規定數字輸入中字母的含義為:
g[個]、s [十,拾]、b[百,佰]、q[千,仟]、w[萬]、e[億]、z[兆]、d[第]、
n[年]、y[月]、r[日]、t[噸]、k[克]、$[元]、h[時]、f[分]、l[里]、
m[米]、j[斤]、o[度]、p[磅]、u[微]、i[毫]、a[秒]、c[厘]、x[升]
說明:
26個英文字母中,,輸入“i”+除“v”字母外的其余字母,都有相應的中文量詞可以得到。
四、把握按詞輸入的大體規律
1.以下的27個單音節詞,可以只輸入聲母(或聲母的最前的一個字母)就顯示出來。
如直接輸入“a”,則顯示“啊”。相對應的:
a b c d e f g
啊 不 才 的 餓 發 個
h i j k l m n
和 一 就 可 了 沒 年
o p q r s t
哦 批 去 日 是 他
w x y z
我 小 有 在
zh sh ch
這 上 出
說明:
用筆者這樣的排列順序來記憶,將特別容易。
2.特別好用的是,如果你想輸入“的”,直接輸入“d”,會比輸入“de”更方便。如果你想輸入“是”,直接輸入“s”,同理如果你想輸入“上”,直接輸入“sh”。
3.上面的詞,數量雖然少,但是使用極其頻繁,應當記住。要注意的是“年”這個字,輸入“in”,可以得到“年”,輸入“n”,效果一樣;對“日”、“個”也是相同的道理,你可以自己試用一下。
五、朦朧回憶[Ctrl]+[-]鍵
對于剛剛用過不久的詞條,可以使用最簡單的辦法依據不完整的信息進行回憶,這個過程稱為朦朧回憶。朦朧回憶的功能通過[Ctrl]+[-]鍵完成。
用法:
1.如果:你剛才輸入了“教師”、“教學”、“教課”、“教育”,你現在又想輸入“教師”,則只要輸入“js”然后按[Ctrl]+[-]鍵,則剛才輸入過的“教師”又會出現了。朦朧回憶在輸入內容較為單一、輸入內容頻繁重復等情況下使用非常有效。
2.如果要重復剛剛輸入過的詞,只需要連續按兩次[Ctrl]+[-]鍵即可。第一次起“朦朧回憶”的作用,第二次起恢復現場的作用。如:剛用智能ABC輸入過“軟件世界”,只需要連續按兩次[Ctrl]+[-]鍵,再按空格鍵,就會顯示“軟件世界”。
六,直接輸入圖形符號
在類似Word之類的程序中通過插入符號就可以輸入圖形符號,而在記事本之類的程序中該怎么辦呢?事實上,在智能ABC輸入法的中文輸入狀態下,只要輸入"v1"--"v9"就可以輸入GB-2312字符集1-9區各種符號(其實就是區位號碼的輸入,只是省了切換)。
如:要輸入"★",只需在中文狀態輸入框中鍵入"v1",然后翻幾頁就看見了"★"
七,筆形輸入與音形混合輸入相結合
在不會漢語拼音或者不知道某字的讀音時,可以使用筆形輸入法。按照基本的筆劃形狀,將筆劃分為八類:數字“1”表示橫、“2”表示豎、“3”表示撇、“4”表示點(捺)、“5”表示折(堅彎鉤)、“6”表示叉(+、X)、“7”表示框(□)。取碼時按照筆順,最多取6筆。含有筆形“+(7)”和“□(4)”的結構,按筆形代碼7或8取碼,而不將它們分割成簡單筆形代碼1~6。例如:漢字“簪”筆形描述為“314163”,“果”筆形描述為“87134”。筆形輸入并不方便,除非萬不得已,一般情況下并不單獨使用,而是采用音形混合輸入的方法。音形混合輸入可以極大地減少重碼率。其規則為:(拼音+[筆形描述])+(拼音+[筆形描述])+……+(拼音+[筆形描述])其中,“拼音”可以是全拼、簡拼或混拼。對于多音節詞的輸入,“拼音”一項是不可少的;“[筆形描述]”項可有可無。其筆型的順序為我們寫字時的正常循序。
例如:漢字“邵”,輸入“shao5”,即采用全拼加上第一筆筆形的方式;詞組“實現”,可以輸入“shixian1”或“sh4x”或“s4x1”。采用音形混合輸入可以減少重碼率,從而極大地提高輸入的速度
|